首页 调查 > 正文

科技科普如何赋能文艺创作?文学影视大咖齐聚青海冷湖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青海冷湖报道

七月的青海海西州冷湖镇白昼晴空如洗、黑夜星空闪耀。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海拔高、晴天多、气候干燥、大气稀薄、光污染小、视宁度(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好,具备得天独厚的天文观测条件。

新时代新机遇,为助推科幻文学影视继续攀登高原、不断铸就高峰,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文化影视强国,7月27日上午,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位于德令哈市的青海省海西州会议中心开幕。《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探究团首席科学家苟利军,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科幻作家韩松,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赵萍,《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科幻机构八光分CEO杨枫,科幻电视剧《三体》导演郄国伟,科幻作家宝树,科幻电影《飞天》主演刘之冰等在内,来自文学界、影视界、出版界的百余名人士相聚一堂,围绕科幻文学、影视创作的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会开幕

冷湖科幻文学奖催生优秀科幻作品

20世纪60年代,冷湖油田诞生,吸引了众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前来冷湖,投身于石油大会战。随着岁月变迁,不可再生资源的逐渐枯竭,冷湖的工业结构开始调整。如今冷湖已成为一座在辽阔大西北的工业遗址。近些年来,冷湖当地开始重点推动发展天文科学、天文科普、天文科幻等新业态,走出了一条传统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当地已建成了海西州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冷湖“俄博梁”生态旅游区、冷湖火星营地、冷湖实验室等,并建有9个大中型天文望远镜项目。这里正吸引了大量“追星人”汇聚到这里,真正感受“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壮美。

这里的雅丹地貌资源,有“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之称。这种独特科幻场景禀赋,也使其成为科幻文学灵感触发地。2018年9月,“冷湖科幻文学奖”(简称“冷湖奖”)在冷湖设立。目前该文学奖已成功举办到第6届,催生出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品,已成为中国科幻领域的重要奖项。如今,这里还正成为影视界青睐的拍摄取景地。

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由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广电局、青海省文联、青海省科协和海西州委、州政府主办,得到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等单位的指导。

刘慈欣祝贺:

“冷湖科幻IP,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再到星空的华丽转身”

作为“冷湖科幻文学奖”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冷湖科幻文学奖”的评委,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通过视频向大会发来致辞。他坦言,看到冷湖因科幻IP的打造,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再到星空的华丽转变,感到非常欣喜,“中国的科幻事业是靠一批真诚的科幻迷、科幻志愿者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如今,中国科幻人建设的科幻文化活动和科幻类奖项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中国科幻作品也逐渐走进了影视。冷湖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非常欣喜。冷湖不冷,未来已来。祝愿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成功。”

刘慈欣为大会发来祝贺

另外一位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也通过视频表达了他对“冷湖科幻文学奖”的祝福,“自第一次踏足冷湖参与冷湖科幻文学奖的创办,至今已经六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我不仅见证了冷湖科幻文学奖的发起、创立和成长的全过程,也见证了冷湖这块神秘的土地通过科幻文学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很期待早日看到冷湖科幻作品的影视成果。”

剧集版《三体》导演杨磊通过视频发来他的感言,直言自己的家乡冷湖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石油资源的战略转移停止了她的喧嚣。当年离开家乡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残垣断壁让杨磊感到非常伤感。如今冷湖已成为世界级的天文观测基地,他为家乡感到骄傲。

在27日上午举办的“主旨演讲”单元中,《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等嘉宾,发表了相关主题演讲。苟利军的演讲内容涵盖了科幻文学的诞生以及当今科幻电影的发展,多角度分析了科幻影视文学发展的意义。未来,他也希望有机会能够参与到《流浪地球3》项目中去。

《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探究团首席科学家苟利军在发言

姚海军:冷湖靠科幻科普转型成功,令我想到“让未来拯救现在”

在下午举办的圆桌对话分为三个单元环节进行。主题分别是:“科幻影视打造高原铸就高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科幻文学繁荣发展新愿景”“科幻文学影视创作生产与科技科普赋能”。

在“科幻影视打造高原铸就高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话题单元,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的主持下,知名演员卢奇,知名导演、第25届电视剧金鹰奖获得者李三林,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左衡,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创作指导处处长、编剧张驰,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教授支菲娜,科幻喜剧电影《智爱2026》主演宁文彤,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在“科幻文学繁荣发展新愿景”话题单元,在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的主持下,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主任李晓东,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赵萍,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科幻作家韩松,《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科幻机构八光分CEO杨枫,科幻作家宝树,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姚海军(右3)等人在台上分享

作为“冷湖奖”的创始人之一、评委姚海军谈到到底“何为科幻”的定义问题。“我了解到很多作家对科幻的定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个比较简单的定义:第一个说科幻是一种变化的事物,核心词就是变化。另外一个说,科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方法。”

一些科幻电影里会有一个说法是,在现在拯救未来。但是冷湖靠打造科普科幻IP从资源枯竭转型成功的案例让姚海军想到,“我们是从未来的角度找到了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一个方法,可以说是,让未来‘拯救’现在。当我看到冷湖赛什腾山上建起的那么多天文望远镜,真的很感动,这是多么科幻的一个场景啊。”

杨枫也是“冷湖奖”的创始人之一、评委,她在台上发言中回顾了这个奖项开始设立的状况,并且动容地分享自己了解冷湖历史以及阅读众多关于冷湖的科幻作品获得的感动,“我曾经哭过两次。每次来到冷湖,我都像回到自己在西北度过的少年时代。”对于冷湖奖的未来愿景,她说,“我们希望能办到100届。这是我们冷湖奖一个宏伟的蓝图。其实,100年对于人类的整个历史,也不算多漫长。”

“科幻电影电视剧的传播范围,远比一般科普杂志广大”

在“科幻文学影视创作生产与科技科普赋能”话题单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八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彭兢,北京天文馆原馆长朱进,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程佳月,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张晋锋,分别做了分享。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程佳月(右4)等人在台上分享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长期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推出了一系列有科技创新含量的、独具特色的科普作品。其中包括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太空日记,景海鹏、陈东太空全纪实》《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以及姚海军主编的《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包括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带上她的眼睛》《梦之海》,包括王晋康老师的《逃出母宇宙》《天父地母》《宇宙晶卵》,包括冷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目前冷湖奖作品集已推出5本,其中4本(包括《赛什腾之眼》《不做梦的群星》等)均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推出。

科幻作品有没有资格获“科普作品奖”?程佳月的答案是肯定的,“从科普与科幻的作用上来看:科普授人以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精神;科幻激发人的想象力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但从提升国民科学素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发挥的作用上来讲,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科幻离不开‘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是科幻文学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科幻文学与影视的基础,是发展的助燃剂。科幻也离不开‘幻’:科幻作品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今天的科幻作品,可能在明天、后天就成为现实。就像100年前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就已经成为了现实。”

程佳月提到,在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科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把“科”与“幻”的关系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流浪地球2》中,精彩的剧情、大胆的科幻想象,创造了中国科幻电影又一个高峰。《流浪地球》有非常强大的科学顾问团,包括今天我们这个环节的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老师,也包括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研究员、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力学研究所研究员等。科学顾问参与构建了长达20万字的“流浪地球世界”架构,其中不仅包括了基础物理、天体物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知识。“正因为有了‘科’的赋能,才将这么一部如此精彩的影片呈现在我们广大观众的眼前。”程佳月说。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有一本办了40年的杂志,叫《大自然探索》,现在还在办。程佳月说,“大家知道,从经济体上来看,出版并不算是特别能挣钱的行业。但是我们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个窗口,从业路上我们遇到太多太多的感动了。我们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他是我们杂志的忠实读者,这本杂志伴随他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读研究生,到在科研单位工作。而现在,科幻电影电视剧的传播范围,远比我们一般科普杂志要广得多,大得多。”

大会海报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