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警惕“微笑抑郁” TA不是真正的快乐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沙丽娜


(资料图)

7月5日晚,一则令众人震惊又难过的消息在网络刷屏:知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自杀,不幸离世。与这条消息同上微博热搜的还有“快告诉我是假的”,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多年来李玟在舞台上一直以健康阳光的形象示人,她用微笑和激情点燃观众,为观众传递着快乐。

“一见你就有好心情……”李玟的歌声依旧在耳边回响。许多人不解,为什么看上去与“抑郁”二字完全不搭的人却因抑郁症选择轻生?爱笑的人为什么也会得抑郁症?对此,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专科主任、主任医师向小军教授介绍,有微笑并不代表没有抑郁,因为戴着微笑面具,抑郁很难被别人察觉。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外在若无其事,背后却充满了痛苦、压抑和绝望感。

“希望更多的抑郁症能被看到,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向小军呼吁。

“谈笑风生”的背后也可能是消极悲观

人们的印象中,患抑郁症的人大多是无精打采、满面愁容、情绪低落等,很难把抑郁和微笑联系在一起。向小军表示,这其实是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误解。

抑郁症主要特征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对平时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或动力、自我评价低、有消极言行等,但并不是每个抑郁的人都会展现出悲观的状态,有的人即便不开心、丧失了兴趣爱好,但与他人交流的时候依然可以“谈笑风生”,因为抑郁是个人内在的情感体验,不一定能被他人发现。

微笑抑郁症是一个通俗的说法,那些带有抑郁情绪的人由于工作的需要,或碍于面子、礼节,把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让人以为他/她生活愉快,导致抑郁症状很难被早期发现。

“许多人认为能工作还能笑的人,不可能是抑郁症,其实,这样的患者很危险,因为难以及时发现和得到及时的治疗,更容易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等不良后果。”向小军说。

微笑抑郁症患者在社交场合能应付自如,但独处的时候,情绪可能会更低落。

向小军介绍,微笑型抑郁者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可以发生在白领阶层、笑脸窗口服务人员、业务人员等。这类人群需要维护阳光乐观的形象,有的来自于职业的约束,有的是患者本身的性格善良。近年来,一些知名人士被透露患有抑郁症,他们永远在镜头前微笑着,把向观众传递正能量作为一种职责。

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疾病

今年2月,李玟曾经在网上发文“我从来不怕任何困难,乌云过后太阳就出来了”。从文字上看,李玟虽然受困于抑郁症多年,但一直有战胜困难的意志和想法。但为何突然选择离世?对此,向小军解释,从这段文字推测,她在跟抑郁症做斗争。但近期可能出现了一些应激性的生活事件,例如身体因素、工作压力、生活状况等导致抑郁症病情加重。

此外,对抗抑郁症,仅凭坚强和毅力是不够的,抑郁症是一个疾病,需要经过正规并且持续的治疗。

“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样,抑郁症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抑郁的早期就及时寻求心理和药物干预,出现自伤或自杀的风险会降低。”向小军介绍,抑郁症是需要治疗的疾病,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只是情绪问题,只要出去散散步、出去旅游,或者让患者想开点就没什么事了,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如果自己或是身边的人出现了抑郁症状,最好去医院寻求专业指导。

“抑郁症治疗的过程相对较长。一般的治疗分为几期,急性期通常治疗三个月左右的时间,然后巩固3至6个月,之后再维持治疗,算下来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向小军说,一些患者经常因未坚持服药,病情反复,他们自我感觉情绪好转就擅自减药或停药。抑郁多次复发后,后期治疗的难度加大。

“抑郁症是可以治好的疾病,如果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向小军表示,目前抑郁症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结合心理治疗,还可以结合物理治疗。目前的抗抑郁药物品种比较多,副作用较少。患抑郁症并不可怕,切忌寻求偏方、信迷信等非专业的治疗。

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引起警惕

作为普通人群,如何意识到自己存在抑郁方面的问题呢?“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相同,抑郁症的诊断需要由专业医生经过问诊和评估后才能得出。”向小军说,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大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这种情况下出现焦虑和抑郁不一定就已经成病态了。

如果抑郁的持续时间大于两周,大部分时间不开心,高兴不起来,做事没有兴趣和动力,睡眠不好,食欲下降等,并产生了一些躯体不适的症状,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警惕。

如果出现焦虑,而引发焦虑的应激事件不存在了,焦虑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甚至6个月,就可能是焦虑障碍了。

市民可以通过一些网上的自评量表(如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自我的简单识别,然后再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友,因为对病情不了解,从而对抑郁症患者产生偏见和误解。对此,向小军建议,第一不要把抑郁症妖魔化,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自杀,抑郁症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它是个疾病,也要看医生吃药,是可以治好的;第二不要因为患者有抑郁而在生活中给予“特别”对待,家人朋友还是可以像往常一样和患者相处;第三,多陪伴患者并倾听他们的想法,鼓励患者在病情好转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并且定期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相关链接

“压力山大”? 专家教你摆脱压力困扰

压力是对困难的条件或环境在思想上或情感上作出的忧虑不安的反应,是一个精神卫生范畴的问题。

压力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 警示阶段

生理反应: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跳和呼吸加快、手心出汗、嘴唇干渴、胃部不适等。

心理体验到警觉性水平增加、着急、焦虑、恐惧、难过、抑郁。

第2阶段 抵抗阶段

身体作出反应来保护自己,身体资源被调动起来克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第3阶段 衰竭阶段

如果压力持续时间太长,我们不能正常进行各种活动,症状也将持续。如果不能停止或变成动力,身体会出现疾病,身体产生的激素试图终止压力,但严重的可能导致器官的衰竭。当身体的防御能力耗尽时,即使对于微小的压力,我们也会变得极为脆弱。心理上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除了导致抑郁,不良压力将导致过劳死、亚健康、心理疾病、工作家庭冲突等结果。

压力如何正确应对?

1 并不是所有的压力都产生不良的结果,不同的压力需要区分对待:没有压力,难以投入工作;压力过大,影响能力发挥;适当的压力是工作的动力。

2 做好时间管理 对所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

A 重要且紧急——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只要是没有前一类事的压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 紧急但不重要——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情。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有闲工夫再说。

3 坚持健康运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疲惫的身心更容易产生压力,充足睡眠的人对压力的耐受力大。

泡个热水澡: 20分钟左右,闭目养神,全身放松。

散步:有利于精神放松,减少忧郁与压抑情绪。

慢跑:促使血液循环、血管弹性增加;控制体重,预防动脉硬化。

游泳:增强神经系统支配皮肤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灵活性,调节人体适应温度的变化;加强对心脑的输血量。

登山:提高肌肉的耐受力和神经系统灵敏性;有助于防病治病,特别是患有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的患者。

瑜伽:合掌树木式、丘之姿势、手印觉醒式等。

太极拳减压:各种太极拳。

标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