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查 > 正文

环球视讯!1970年洛阳出土一座隋朝粮仓,里面满满一窖粮食,种植还能发芽?

1970年,工人们意外发现一座古代粮仓,打开一看,里面竟然还装着满满一窖粮食。考古专家取走了一些回去种植,三天后,他们惊呆了!

上世纪60年代末,焦枝铁路正式动工修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挖着,突然发现了一个八角形的大坑。大伙一愣,以为挖到了古墓,赶紧联系考古专家。

起初,考古专家们也以为这是一座古代墓葬,可是挖到底儿的时候,他们找到了一块刻着字的砖头,一看上面的文字,大家瞬间激动地叫了起来。


(相关资料图)

原来,这块铭砖上清楚地记载着这里是一处粮仓,而根据这个铭砖上的文字信息,考古专家们确定这个八角形大坑就是曾经名满天下的“天下第一粮库”——含嘉仓!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看天吃饭、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统治者们自然格外重视国家粮仓建设。

含嘉仓创立于隋朝,位于宫城东北角之外,它的规模并不大,储存的粮食主要是用于皇室和官员食用。

当时,粮仓一般都被设在大运河旁边,方便船只运送粮食。

那时候规模较大的粮仓是洛口仓、回洛仓、河阳仓等等。它们大部分都在黄河沿岸,而且还都在宫城外面,含嘉仓也是一样。

到了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密夺取了回洛仓和洛口仓,隋朝统治者积攒了多年的粮食一下子到了李密手中,洛阳城里一时陷入无粮的困境,实在没办法,当时的统治者只好用布帛向李密换粮食。

后来,王世充在洛阳自立为帝,李世民率兵征讨,由于城中缺少粮食,王世充最终只好选择投降。

正因为此,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把粮仓设在宫城之外的弊端,所以等他当上皇帝后,就决定在洛阳城内设立粮仓,省得重蹈隋朝统治者的覆辙,含嘉仓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挥其重大作用的。

到了唐玄宗天宝时期,全国主要粮仓的储粮大约在1265万石,光是含嘉仓中就储存了583万多石,占了将近二分之一,说它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一点也不为过。

可惜,安史之乱时,洛阳城受到严重破坏,丧失了政治、经济地位,所以含嘉仓的作用大不如前,存粮也不如之前那么多了。

不过,此时的含嘉仓还在使用,历史书中记载,798年河南府粮食价格大涨,百姓饥寒交迫,只能流亡他乡,朝廷便下令打开含嘉仓,拨出粮食7万石供给河南的饥民。

考古专家们一共在含嘉仓中找到了259个粮窖,这些粮窖排列得十分密集,都是口大底小,像圆缸一样,其中直径最大的有18米那么长,最小的也有8米多。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大伙挖开第160号仓窖时,竟然在其中发现了大约50万斤粟!这些粮食虽然已经埋藏在这里上千年,可依然是颗粒完整,糠是糠米是米,用嘴一吹,糠和米就分离开了。

更让考古人员惊讶的是,就在他们把在粮窖里发现的粮食取出来后的第三天,这些粮食竟然发芽了!后来,这些发芽的种子被送到洛阳农科所栽培,等到了第二年,它们竟然长到人的膝盖处,还结了穗!

大伙惊叹不已,要知道,这可是存放了上千年的种子啊!古人没有防腐剂,也没有先进的储藏设备,可是他们竟然能把粮食保存得这么好,真是太厉害了!

其实,含嘉仓里的粮食之所以能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选址选的好,二是粮窖建的好。

含嘉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这里地势较高,土质干燥,和地下河水位有一定的距离,即便遭遇下雨天,里面存储的粮食也不会受潮。

在建造粮窖时,工匠们先是挖好一个圆缸形状的窖,把窖的底部加固,接着再用火烧,直到把窖烘干为止。

然后,工匠们会在窖底铺一层吸水性强的草木灰,再在上面铺一层木板、木板上面铺一层席子、席子上面放谷糠、谷糠上面再铺席子,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放粮食,一直装到离地面不远处,最后再涂上混合泥,将粮窖密封起来……

这种储存方法虽然做起来有些麻烦,却能防止堆积的谷堆发热,避免粮食放坏。

在条件极其落后的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将粮食储存千年而不腐的奇迹。

2014年,含嘉仓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含嘉仓遗址目前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原熟,天下足。粮归仓,心不慌。

中国人没少吃断粮的苦,现如今,虽然几乎人人都能吃饱饭,可是天灾、人祸这种事儿,谁都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发生。

总而言之,粮食问题是头等大事,决不能让从前的苦难卷土重来!

参考文献:[1]邹逸麟. 从含嘉仓的发掘谈隋唐时期的漕运和粮仓[J]. 文物, 1974(2):10.

标签:

精彩推送